間歇性斷食適合你嗎?
- Wilson-life-jounery null
- 6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6月22日
🎿 間歇性斷食適合你嗎?
不知道是演算法的關係
我的臉書開始出現開始間歇性斷食的廣告
「間歇性斷食(Intermittent Fasting)」。這個流行方法,真的適合每個人嗎?
分享一些想法給大家,別讓斷食變成白忙一場。
📊 根據年齡層:誰可能比較適合?
年齡層 | 建議與重點 |
20–40歲 | 代謝力強、身體彈性高,適合入門嘗試,成效明顯。 |
40–60歲 | 若有健康基礎,能穩定體重與代謝,但需特別注意營養密度。 |
60歲以上 | 建議在醫療評估下進行,避免肌肉流失與低血糖風險。 |
男性女性?
所以網路資料參考一下就好
✅ 哪些人比較適合間歇性斷食?
減脂停滯期、想突破瓶頸者
無特殊疾病的健康成人
能規律作息、控制飲食節奏者
想建立對「吃」的覺察力與自控力者
覺察力我想可能重要一點
控制說實在控制不了太久
會彈性調整飲食勝算大一點
❌ 哪些人不適合?
青少年、孕婦、哺乳期女性
有飲食失調史(暴食、厭食)者
糖尿病、腎臟病、長期服藥者
高壓、長工時、需穩定專注力的工作者
也不是說不按時睡覺不能變瘦
而是要怎麼調整
那其他的慢性病朋友們
相較之下更需要有經驗的人陪跑會安全多多
⚠️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
建議從 12/12 或 14/10 起步,不要一開始就拉到16/8以上
斷食時段可喝水、無糖茶、黑咖啡,但不能加糖或奶
進食時間要吃得夠營養,蛋白質足、非加工,不能亂吃補償
空腹訓練建議以低強度為主,避免暈眩與肌肉分解
睡眠與壓力管理很重要,壓力荷爾蒙高會反效果
為什麼是1212呢
想像小時候我們的用餐點就差不多是1212唷
吃得夠營養很重要
但是不是單純補充保健食品那樣唷
壓力真的蠻麻煩的
睡飽也是重中之重
🧪 關於「酮」的提醒
若你同時實施低碳飲食與斷食,需注意「酮酸中毒」風險:
特別是糖尿病患者、肝腎功能異常者,更要謹慎
出現 噁心、脫力、口氣甜味、頻尿 等狀況請立即就醫
建議先熟悉斷食模式,再決定是否進一步進入生酮策略
這個大家可能比較少注意
酮不是壞東西
但是過酉不及
多一分則太肥
少一分則太瘦那種感覺
🎒 躺著變瘦該怎麼做:減脂不是單打獨鬥!
很多人以為只要少吃、找營養師、吃健康就會瘦。但 我發現——這只是開始。
真正的改變,來自這三件套裝:
營養豐富:不是吃少,是吃對,吃得夠、吃得巧
行為管理:擺脫報復性進食、壓力暴食、無意識吃東西、還有一些健康生活的習慣。
思想改造:不是「撐一下就瘦」,也不是多動了就可以多吃,而是「換一種方式生活」。
💬 減脂成功小語:
「脂肪不是壞人,但也不是朋友。想活得輕鬆、雪道飛快,就該早點送客。三件套裝帶好,脂肪退散出發!」

📌 免責聲明
本篇內容僅為個人減脂經驗與學習筆記,目的在於分享觀點與自我實踐過程。其中提到的飲食方法、斷食策略與相關建議,不構成醫療或營養處方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需求不同,請在嘗試任何減重或斷食方式前,先與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討論評估。
「我不是專家,只是一個在戶外運動裡想活得更輕的人。」
Kommentare